好孕故事

抗磷脂質症候群的挑戰,從反覆流產到迎來好孕奇蹟

沈孟勳 副院長/醫師

分享

不少來診的朋友反映,看了先前關於抗磷脂質症候群 的文章後,覺得內容太專業難以理解 。其實,這很正常,因為這類疾病涉及許多醫學專業術語。我在文章中整理了客觀的臨床定義、文獻支持與醫療經驗,雖然個案狀況各異,但我們的目標始終一致,協助個案順利懷孕與生產。

抗磷脂質症候群的隱性風險與治療

研究顯示,部分個案雖然曾經流產多次或出現妊娠併發症(例如早產、妊娠高血壓、子癇前症),但血液檢查數值並未明顯異常。這類族群往往容易被忽視,然而,醫師仍需審慎評估,安排進一步檢查與治療。

在治療方面,抗凝血藥物是首選,當藥物成效不彰,奎寧、類固醇等就可以派上用場搭配使用。或有人會施打免疫球蛋白,但這仍需較充足的文獻才能證明有效益。


PGS篩檢、植入後免疫用藥,成功懷孕!

36歲的個案YU(化名),曾經流產3次以上,來診諮詢時,已經在他院將免疫項目抽血檢查過了,就是僅有幾項數值偏高,並不完全符合「抗磷脂質症候群」的血液診斷條件。

當然,我也跟他們夫妻溝通過,胚胎還是佔了約一半的因素,並且也將該檢查的子宮腔、內分泌等都先排除。最終決定試管療程搭配PGS胚胎著床前染色體篩檢(PGT-A),植入前一個月先服用阿斯匹靈,植入後開始使用類固醇與肝素。

剛開始她還很擔心初次開獎的B-HCG數值不盡理想,但後來其實爭氣的寶寶們都有乖乖成長,很穩定的來到孕期13週,寶寶在超音波追蹤下可活潑的呢!在此給予他們夫妻與寶寶們無比祝福,同時我相信也有不少與YU一樣狀況的女性朋友們正在徬徨中。

個人化治療幫助免疫媽媽迎好孕

抗凝血藥物或甚至免疫用藥確實讓人辛苦,我完全能理解打肝素的苦,不過,建議還是遵從專業醫師指引,並且提醒大家,每個人的狀況不同,根據個體需求使用才是準則。




抗磷脂質症候群的挑戰,從反覆流產到迎來好孕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