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哺乳可以喝咖啡嗎?中醫師破解產後飲食5大迷思

分享

產後哺乳是許多新手媽媽面臨的重要挑戰,除了照顧新生兒的日常作息,如何穩定乳汁分泌、掌握正確的營養攝取,也成為坐月子期間的重要課題。台中宜蘊中醫院長李湘萍醫師指出,母體的乳汁分泌與飲食、作息、情緒及體質密切相關,若能釐清原因並適時介入,大多數哺乳困擾皆可有效改善。

產後應如何攝取營養?過度飲水並不會增加乳汁分泌


李湘萍醫師指出,產後需攝取多少營養,可依是否哺乳而有所區分。有餵母奶者,每日建議額外攝取約500大卡熱量,未哺乳者則不需特別增加熱量攝取,應以均衡飲食為主,避免因進補過度造成身體負擔。此外,水分攝取應適量,建議每日總量維持約2500至3000毫升,「過度飲水」並不會提升乳汁分泌,反而可能影響泌乳反射與身體代謝。

吃麻油雞進補要注意!醫:至少間隔兩小時再哺乳


李湘萍醫師說明,哺乳期間,媽媽們對於咖啡因和酒精的攝取需特別注意。每日咖啡因攝取量應控制在300毫克以下,以每杯120毫升黑咖啡含約100毫克咖啡因推算,一天最多攝取1至2杯較為妥當。雖然多數研究認為此劑量對嬰兒無長期影響,但仍有文獻指出可能與腸絞痛或皮膚過敏有關,因此建議適量飲用、避免過量。

李湘萍醫師強調,酒精對寶寶的神經發育具有潛在風險。攝取超過120毫升的酒精可能影響乳汁分泌和排乳反射,建議哺乳期間避免飲用酒精。若偶爾少量飲用,建議至少間隔兩小時後再進行哺乳,以降低寶寶接觸風險。傳統月子飲食中常見的「全酒」或「半酒」麻油雞,即使經過烹煮處理,仍可能保留約20%的酒精含量,也應謹慎評估食用與否。


中醫解析:乳汁不足分為三大類型 精準診斷是改善關鍵

李湘萍醫師建議,如發生乳汁不足情形,從中西醫觀點可分為三種類型,有助於準確診斷並對症處理:

  1. 自覺性乳汁不足:實際奶量足夠,主要是信心不足,比較多出現在第一胎媽媽,例如遇到高吸吮需求的寶寶,怕寶寶沒吃飽,誤以為乳汁不足,進而影響哺乳頻率與信心。
  2. 被干擾型乳汁不足:產後3至8天為泌乳激素上升的關鍵期,若此階段因定時餵奶、混合餵養、餵奶間隔過久或缺乏哺乳隱私等因素干擾,可能影響乳腺激素分泌,導致後續乳量逐步減少。
  3. 體質或疾病型乳汁不足:產婦若患有妊娠高血壓、糖尿病、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甲狀腺異常或貧血等疾病,均可能干擾泌乳功能。中醫亦認為「氣血虛弱」「肝鬱氣滯」「脾胃功能失調」等體質者,易出現乳汁分泌不良的現象。

李湘萍醫師強調,產後調養不僅是身體修復過程,更應是身心回復與家庭支持的開始。若媽媽出現乳量不足、情緒低落或體力不濟,應及早諮詢醫師或專業哺乳顧問,透過個別化調理,協助媽媽安心度過哺乳期,迎接新生命的美好挑戰。


🔎 媒體報導:
經濟日報 | 哺乳期乳汁不足怎麼辦?中醫師解析哺乳營養與調理三方向
自由健康網 | 健康網》過度飲水不會增加乳汁分泌 醫揭哺乳成功關鍵
聯合新聞網|哺乳期間該喝多少咖啡、多少水? 中醫師曝建議上限
華人健康網 | 哺乳擔心乳汁不足,喝湯能補奶?中醫師:乳汁不足分3大類,精準診斷助改善



作者資訊
宜蘊中醫診所-李湘萍 院長

主治專長:
婦科:男女不孕/備孕、多囊性卵巢、月經不規則、痛經、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腺肌症、懷孕與產後坐月子調理、乳房問題、母乳哺育問題、更年期症候群、肥胖、自律神經失調、失眠、皮膚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