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立冬進補怎麼吃? 中醫師提醒:宜進補但不可太燥

分享

立冬將至,颱風過後氣溫逐漸轉冷,人體開始進入冬季的「閉藏」階段,正是適合進補的最佳時機。台北宜蘊中醫的楊佩鈺醫師指出,進入冬季後,陽氣潛藏於體內,中醫傳統上講究冬天進補,為來年增強體質、儲備能量,讓身體在寒冬中更能應對天氣變化。楊佩鈺醫師特別提醒,冬季進補並非一味大補,應依個人體質挑選適合的食材與補法,以達到補而不燥的效果。

立冬進補三原則——對症、溫和、適量

  1. 根據體質調整:楊佩鈺醫師指出,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因此進補的選擇需依體質調整。陰虛者(容易口乾、皮膚乾燥者)可選擇滋陰潤燥的食材,如銀耳、蓮子等;而陽虛者(易手腳冰冷、怕冷者)適合溫補的食材,如當歸、黃耆等,這樣才能發揮進補的功效。
  2. 避免過於燥熱:進補的食材多數屬溫熱性,若過量食用或食材搭配不當,易引發「上火」症狀,過於燥熱會反而容易引發口乾、便秘、睡眠不佳等問題。在補氣血的同時,可適量搭配滋陰潤燥的食材,如枸杞、紅棗,以保持身體陰陽平衡。
  3. 循序漸進,避免大補:進補不宜過量或一次性大補。補過頭易導致消化不良,適量為佳。每次進補可依個人狀況適量增減,循序漸進調理身體。


楊佩鈺醫師強調,進補應順應體質與季節需求,許多人會選擇薑母鴨、麻油雞、羊肉爐,應依照個人體質並適量,過度不適合體質的進補可能導致陰陽不平和,反而身體不適。以適合自己的體質進補,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保持身心舒適,這樣才能讓冬日保養達到最佳效果。



媒體報導

  • 作者資訊


學經歷: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 主治醫師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 住院醫師
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系

主治專長:
婦科:不孕、養卵助孕、增厚內膜、月經不規則、經痛、安胎、孕期不適、產後月子調理、乳腺炎
內科:眩暈、頭痛、胃腸疾患、痔瘡、過敏性鼻炎、睡眠障礙、乾燥症、類風濕性關節炎
美容:美顏針、減重、產後瘦身
皮膚:痤瘡、濕疹、汗皰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