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教專欄

免疫媽媽也能成功懷孕,如何戰勝免疫不孕看過來

分享

免疫性不孕症是一種特殊類型的不孕症,往往讓備孕媽媽反覆經歷著床失敗和流產的痛苦。然而,透過即時檢測凝血功能、調節免疫參數等措施,免疫媽媽也能成功懷孕。

免疫媽媽懷孕 評估的凝血參數

懷孕會有很多身體上的變化…。這讓我想到了25年前在讀生理所的時候,還有一個章節特別在學孕婦的生理變化與胎兒血液循環,當時覺得當媽媽好偉大啊!一個人的身體裡面,同時呈載著兩條生命的運作。其實了解這些生理變化,也就能解釋臨床上媽媽們的許多不舒服。

昨天勇敢的免疫媽媽懷孕了,就朝自己肚皮上一直打抗凝血針劑,確保寶寶胎盤灌流、臍帶血流無虞。臨床上,評估凝血功能有很多種參數,例如D-dimer,蛋白質C,蛋白質S,狼瘡抗凝血因子(Lupus anticoagulant, LA; LA1/LA2 ratio)等等,以上幾個項目是我們在評估是否因為血栓造成反覆流產時,常常被提到的。

免疫媽媽懷孕時,可以評估凝血功能參數,來推測是否會造成反覆流產。



反覆流產是因為凝血功能較差嗎?

但實際上,還有許多其他的參數都可以被拿來評估凝血功能,antithrombin (AT), fibrin/fibrinogen degradation products (FDP),coagulation factor VII (FVII)和 factor VIII (FVIII)…巴啦巴啦,它們彼此環環相扣(機轉太複雜,不是我們今天的重點)。

先前禾馨蘇怡寧醫師即提醒過大家,D-dimer的參考範圍會因為懷孕而改變,實際上,其他各種凝血功能參數的範圍也都會因為懷孕與非懷孕狀態而不同喔!甚至是不同的人種,懷孕時期血栓的發生風險也不同,所以懷孕時期東方人似乎也不能完全套用西方人的數據。之後我們來聊聊懷孕時期蛋白質S的變動


陪伴免疫媽媽戰勝免疫不孕

先前我們就聊過免疫媽媽其實很需要足夠的支持與關懷。但有些媽媽卻往往在尋求醫療協助的過程中,會覺得很受挫、很沮喪,會覺得有些婦產科或免疫科的醫師怎麼都沒辦法同理與感受自己。

黃佩真醫師提醒,不是所有婦產科醫師都精通荷爾蒙、不孕症,也不是所有風濕免疫科的醫師都精專孕產過程的生理變化。反覆流產(repeated pregnancy loss, RPL)或者反覆著床失敗(repeated implantation failure, RIF) 其實原因很多元、機轉很複雜,要先釐清原因、才能找對解決方法,加速抵達抱寶寶到手的目標。

如果您在這條路上觸礁了,不妨來找不孕症專科醫師諮詢看看,我們不是只負責做試管嬰兒療程喔!

作者資訊

●禾馨宜蘊生殖中心-黃佩真醫師
國際醫療部主任

主治專長:
1. 生育諮詢、不孕症診斷與治療 (試管嬰兒、人工受精)、反覆性流產、凍卵、卵子捐贈
2. 遺傳諮詢、胚胎著床前基因篩檢/診斷(PGS/PGD)
3. 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鏡手術、卵巢囊腫抽吸手術